刘长铭委员:重书本轻实践让创新能力培养成我国教育短板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北京3月1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梁璇 章正叶雨婷) "小孩做作业太慢,经常做到晚上10点多,您有办法吗?"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分享了一位家长的疑问,"这个孩子9月开学才上大班。"他补充道,"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过多地将青少年禁锢于书本和课堂中,大量重复性训练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让孩子身心正常发育受到影响,且有向低龄化蔓延之势。"

"30%的新生戴眼镜、一年级新生入学平均识字超过600个。"针对来自小学校长们的数据,刘长铭表示,"这是以牺牲儿童游戏和接触大自然时间为代价,而这些是儿童成长必需的生活。"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中国学生多次夺冠,"但同时‘夺冠’的还有中国学生的家庭作业数量。"刘长铭透露,学生上课外班的情况名列第二,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名次倒数。

刘长铭表示,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的短板,这与我国教育重书本轻实践不无关系。但好的现象是,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学校在开展实践性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民间机构已经开发出不少优质实践性课程,如博物馆课程、户外体验课程、社会实践和营地课程等。"但学校的实践性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观念陈旧,方式单一,重习题训练轻实践体验仍是普遍现象,有的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减少甚至取消了必要的文体和实践活动。"

对此,刘长铭建议,打开学校的实践性教育大门,除了要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实践性教育,还需完善相关法规,为学校开展实践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及必要的经费保障。此外,扭转单一指标评价教育质量的错误倾向,让学校能在开展实践性教育方面大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实践性教育活动。 (编辑:梁国胜)

作者:梁璇 章正叶雨婷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