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将为群众省药费600亿-700亿元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北京3月1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

王贺胜表示,"药品加成"政策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困难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一直把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据今年不完全统计,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700亿元。

王贺胜认为,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还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把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王贺胜谈到,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不同于一般行业。针对当前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等问题,要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试点。还要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等利益联系,保证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还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医务人员的培训培养制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另外,还要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胡春艳

责任编辑:刘盼盼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