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3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乡村教师短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教育部在围绕这三个问题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是陈宝生第一次以教育部长的身份参加两会期间的记者会。陈宝生在记者会上讲到,"我把今天的记者会看做是一场考试。各位就是出题的老师,也是阅卷的老师、监考的老师,我就是答卷的学生。希望今天的这场考试是一场素质教育的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考试。"
当谈到乡村教师的问题,陈宝生表示,我国现有300万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尤其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
"2015年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个《计划》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陈宝生说。
"一是要‘下得去’。"陈宝生表示,乡村教师短缺突出表现是"下不去"。《计划》颁布以后,深入实施"特岗计划",这是专门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毕业生到乡村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连片特困贫困地区和265个连片特困贫困地区之外的省贫县都纳入了这个范围。
"二是‘留得住’。"陈宝生说,"下去了留不住,干一段时间就走了,‘特岗计划’也有这个问题。解决留不住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第一招中央财政投入了52.53亿元资金,有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乡村教师受益。第二招是在全国建了40万套周转房,让这些乡村教师、特岗教师能够安心地在那里工作。第三招是提高他们的荣誉,让他们有职业的荣誉感。"
"三是‘教得好’。这主要是教学质量问题。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水平比较高的校长教师向乡村流动,这有经济措施也有保障条件的措施,鼓励他们流动。还有一个措施是培训,培训的关键是学校得有一个好校长,这两年培训校长380万人次,不断地给他们培训,让他们提高管理和教学的水平。"陈宝生说。
陈宝生表示,下一步,教育部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计划。"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尽可能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还有解决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编制问题,城乡统一编制标准。"
陈宝生说,"另外,要下功夫解决好‘长不高’的问题,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乡村教师评职称等职业发展问题。做好制度安排,经过一段时间,乡村教师短缺问题就会得到较大的缓解。"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