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6.6%

 | 国际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华盛顿4月1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美国记者 刘平)当地时间4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7年春季年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帷幕,并公布了该组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新评估。

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称,经过令人失望的2016年之后,全球经济方面的好消息持续不断,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前景日渐好转,世界经济正重拾增长势头。由于制造业和贸易部门的增长,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将全面加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层面,IMF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5%,比去年高0.4%。预估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

关于中国经济,IMF也上调了今明两年的增速至6.6%和6.2%,比上次分别上调0.1%和0.2%。IMF认为,中国在去产能及再平衡方面的成效明显。但IMF同时提醒,借重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刺激政策来维持较高增速、过度依赖信贷扩张和金融系统复杂性上升等问题,仍需要中国高度重视。

IMF称,虽然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前景正变得更加明亮,但那些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的经济增速仍将比较温和。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新兴市场金融条件收紧、部分发达经济生产率增长速度慢、恐怖主义和国内罢工等地缘政治因素,等等。

IMF还表示,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中,来自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巨大。美联储已经开始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而且可能很快会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鉴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在加息问题上,美联储走在了时机尚未到来的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前面。未来几年美国似乎会实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美国剩余的产能闲置程度很小,就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加息步伐快于预期、引发美元急剧升值等问题,进而给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发展中经济体造成困难,尤其是那些汇率与美元挂钩或以大量负债以美元计价的国家。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IMF称,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等现象显示,中国的需求侧再平衡改革进程是可取的并在继续。但是,中国的增长仍然过度依赖国内信贷增长,而国内信贷增长如此之快,以致于未来可能导致金融稳定问题。反过来,中国的这些问题也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

除中美两国的因素外,IMF认为世界经济还面临一系列的特殊威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国内政治运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持的怀疑态度加重。IMF称,退出多边主义可能导致"自讨苦吃",因为保护主义广泛蔓延或竞相降低金融监督标准,会导致所有国家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为确保全球经济复苏和减少风险,IMF认为,各国政府首先需要不去破坏现有势头,避免制造新的贸易壁垒,金融监管要到位,要促进投资和增长。其次,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第三,要加强多边合作。IMF强调,各国决策者必须付出艰辛努力,才能确保发挥相互依存性带来的巨大好处能得到广泛共享。

本次IMF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的例行"春季年会",将持续到本月23日闭幕。(国际部编辑)

作者:刘平

责任编辑:董志成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