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5月17日电(实习生 曹华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晨赫) 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2.06%。这是记者今天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关于2016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发布会上获悉的。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东航在发布会上介绍称,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70%,在国内行业市场和特殊市场中,北斗兼容应用已经成为主流方案,大众市场也正在向北斗标配化发展。行业整体呈现出普及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行业总体产值稳步增长,但由于卫星导航器件及终端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压力明显。上游和中游产值增长乏力,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维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约45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4月,业内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已达到53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0.87%,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据统计,2016年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5.3亿台,在这之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5.1亿台,其中带北斗功能的数量超过40%。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80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突破550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在600万台左右,高精度定位接收机14万台/套。
白皮书同时指出,2016年,一些新的规模化应用市场逐渐显现,如电动自行车安防、共享单车、城市智慧管线等应用市场。以共享单车为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自行车出行的年化市场规模超过1700亿次。如果以1元单价和10%的市场渗透率计算,未来共享单车所形成的位置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北斗系统也开始被应用于天然气管网的智能管理和监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提出构建"智慧城市燃气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对燃气管网设备、用户和使用流程等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管理,减少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地区开展示范应用。除燃气行业外,北斗在城市供水排水、城镇供热等领域业已展开成熟的应用。
自2011年起,《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对外进行年度发布,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具专业权威的产业统计分析和研究资料参考。
责任编辑:李明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