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5月2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周婉娇 实习生董锦蒙)5月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主题公众开放日,向与会代表群众通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的有关情况。会上公布了包括北京市首例幼儿教师针扎幼儿在内的9个典型案例,呼吁社会各界与检察机关携手共同设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火墙,为净化儿童成长环境共同努力。
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介绍,近三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故意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有1108件1255人。
目前,北京市三级检察机关均设立了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办案范围包括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和以未成年人为主要侵害对象的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全市有3个分院、8个区院正在试点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案件。
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北京市检察院牵头成立了全市统筹的附条件不起诉"新起点扬帆观护基地",遍布全市各区的51个分站,至今已对349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跟踪帮教。
对于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推行对性侵案件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最大可能地减轻司法办案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近年来已累计向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49.5万元。
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去年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先后开展以防治校园欺凌、防范性侵、远离毒品等内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144场次,受众人数共计8万余人。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通过办理包括北京市首例幼儿教师针扎幼儿案在内的一系列刑事案件,及时发现了诸如娱乐场所管理、培训机构资质和非法用工等多项问题。记者注意到,在检方公布的9个典型案例中,有超过的一半的案例涉及到未成年人被成年人侵害的问题,其中包括针扎幼儿、民办培训机构人员无证上岗过失致幼儿死亡等案件。
北京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主任岳慧青表示,近三年来,在北京检方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案件占主要数量,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未成年人遭性侵害案件,因其隐蔽性高和取证难等问题,亟需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据了解,5月27日,北京市检察机关4个分院、16个区院还将举行形式多样的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参观了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北京市检察机关少年司法体验馆"将于近期开馆。
责任编辑:李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