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北京医疗专家在西藏山南市搭起临时诊室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马宇平

这场多学科联合会诊来得有些突然。

下午1点,坐在轮椅上的白玛被妹妹推进了外科诊室。这位55岁的藏族村民来自西藏隆子县雪萨乡彭珠村,她腹部包块已存在一年多,如今拳头般大小地挺在她的右下腹上。

白玛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8天前因疼痛难忍转入西藏山南市医院。她的病例上写着,"反复性腹痛1月余,加重1天。"在前期的治疗中,白玛经历了反复就诊、转院,但到目前病因仍没有确诊,疼痛尚未缓解。医生们开始询问病史,仔细地查体,查看化验检查单、B型超声片、CT片、出院小结。

病人的情况稍显复杂,因剧痛带来的持续呻吟让诊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医生们决定对白玛进行多学科会诊,尽快查明病因。

没有预约,没有会前讨论,来自北京5家医院6个科室的医生已经围站在病人旁。他们从同一楼层的其他诊室赶来,集合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医生们的焦点集中到待诊病人身上。"无发热,无胸闷,白细胞正常""没有肠梗阻的表现,排除胃肠道的梗阻性包块""排除阑尾周围炎包块"……半个小时后,他们给出了优化的诊疗方案,并建议尽快急诊安排手术。

诊室外排队的藏民都知道,参与这场会诊的所有医生都是"从北京来的专家",他们是"2017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西藏山南市医院是义诊点之一,当天上午,专家们已经在这里进行了将近5个小时的义诊。

7月7日,来自煤炭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安贞医院、四季青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平安医院、北京电力医院、武警总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北京医院、航天总医院共12所医院的19名医生从北京飞抵西藏。

山南市距拉萨150公里,驱车约3个小时,海拔3700米。19名医生来不及适应高原气候,带着不同程度的高反直奔服务地。

除了北京来的医疗专家,还有来自不同省份的共计300名志愿者于山南市的桑日县、琼结县、扎囊县、贡嘎县、乃东区共21个义诊点进行健康志愿服务。仅7月8日一天,共义诊3620位病人,慰问贫困户10家。

"这里的藏民非常淳朴,在义诊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藏民对我们的尊重和信任。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气候等因素都有关系,我们应该关注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的病因和好发因素,坚持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宣传,特别是要引导患者一定要来医院进行明确检查和正规的治疗。"煤炭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静说。

7月8日,航天总医院院长原永平在山南市医院的病房里完成了一次完整正规的查房,并与当地医生共同探讨急性肺水肿病例。在他看来,医院的医疗条件相对完善,有着良好的硬件基础,而在地方病、多发病的防治上也具有独到的经验。对口支援共建的内地医院支持,让医院的学科建设和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在B型超声检查室,安贞医院超声科副主任杨娅在为藏民做心脏超声时,边做边耐心为身边的年轻医生讲解。义诊结束后,她将身边的当地医生拉入微信群,群成员均是国内顶级的心脏超声方面专家。杨娅希望当地的年轻人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能有更多学习和接触新知的机会。

"在医疗水平上,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不是体现高精尖,而是培训我们这些医生,"安贞医院泌尿科主任姜永光认为,培训当地医生、让他们拥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意识与能力更为重要。在他看来,有对口支援共建的内地医院支持,有诸如博士团等管理团队和技术带头人的加入,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地方病的治疗上,应提高针对性,坚持和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援,并在预防、改善居民饮食和卫生习惯、卫生条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用更先进的治疗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同一天,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家堂、肿瘤内二科副主任王志宽与当地各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进行主题学术交流。

据了解,本次"同心.共铸中国心"山南行公益活动不仅为山南市的藏汉人民带来直接的医疗救助,更通过这次活动,探索建立本地和相对发达地区在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上、精准扶贫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搭建社会爱心人士长期关注、关心本地发展的平台。

"同心·共铸中国心"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社工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自2008年以来,活动共组织以首都医学专家为核心力量的志愿者,先后对四川、宁夏、山东、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健康中国编辑)

作者:马宇平

责任编辑:赵建琳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