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杭州7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经我们核实,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被列入‘老赖’名单的达5000多家。"
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今天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发言时透露的数字。连维良说,两个月前,我们下决心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目前已有3800多家履行了义务,整改履约率达77%。"尽管名单上大多是县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或基层自治组织,但暴露出政府机构对信用缺乏重视,形势十分严峻。"
连维良说,今年4月,有媒体曝光,全国490多个地方政府进入了"老赖"名单。某个县级政府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县政府3.24亿元资产被冻结,县政府领导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受到影响。"如果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者都失信了,那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据他介绍,自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以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已在我国全面实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归集39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和37家市场机构等各类信用信息约33亿条,"信用中国"网站日访问量突破500万人次,联合奖惩机制迅速扩围,目前已累计签署25个备忘录。2015年和2016年,全国有43个城市先后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连维良表示,信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大效益,城市必须加快告别失信、迈向信用城市行列。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是由国家发改委指导,新华社、杭州市政府主办,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杭州市发展改革委、蚂蚁金服集团承办。与会代表是来自全国200多个城市的领导、嘉宾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经济部编)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