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小天使”用画笔讲述沙面故事

 | 文化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讯(张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穹顶、红楼、走廊、格窗……在一群"特殊"小艺术家彩色的画笔下,以欧陆风情著称的沙面岛多了几分艳丽活泼。秉承融合教育的理念,近日,来自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和广州市少年宫的25位特殊学员和社会招募的10名普通儿童走进沙面,共同学习、一起玩耍,感受艺术的魅力。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强调提供身心障碍儿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广州市少年宫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融合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童心同行爱之城"的第四场。活动中,肢体障碍的孩子、白化病的孩子、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了解沙面历史,学习用咖啡渣作画,还拜访了乔十光美术馆,"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在大家一起开心地学习用咖啡渣作画的时候,记者发现,有一个女孩悄悄躲在了角落,却又时不时地望向大家。女孩的妈妈郭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3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自闭症,20几年来一直不愿意与人交流。"现在她已经开朗多了,愿意主动出门了。"郭女士说,2年前开始参加少年宫的融合教育活动后,女儿对于陌生人的抵触情绪渐渐降低了很多,"孩子对此类活动一直饱有热情,这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画的是沙面建筑的速写。"广州少年宫特殊艺术家工作室学员霍浚棋一边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记者,一边解释到。同样患有自闭症的霍浚棋,2009年进入少年宫学习绘画。擅长画建筑的他,无论去哪里旅游,都喜欢用画笔记录自己看到的一切。"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画笔将广州的美景展示给更多的人。"霍浚棋说。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绘画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广州市福利院杨老师表示,手握画笔不仅可以开发智力,锻炼特殊儿童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用有形的图案和无声的语言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爱。

据悉,截至2017年7月,广州市少年宫关于普通孩子与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已举办"童心同行爱之城"、"儿童雅集:诗中有你"、"口述影像"实验培训课、"艺术同班生"融合教育课堂和"仲夏夜的小星星"融合教育艺术开FUN日等免费公开课活动50多个场次,参与人数逾1500人次。

作者:张夺 林洁

责任编辑:吴蕴聪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