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期---
2017/09/04
Topic:谣言止于智者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网上的造谣传谣,你越"哄着"、"炒着",越会来劲,你越实事求是、说理证伪,谣言越不攻自破、自取其辱。
主流媒体无疑在战"谣"拒"传"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继最早在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辟谣以正视听后,中青报等媒体又及时对"澳门解放军杀人"等谣言进行了及时澄清。
据权威信息核实,"澳门解放军杀人"谣言,在先经美国传入中国香港后,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炒作传谣。
这些网上的造谣传谣,大多捕风捉影,还常冠以"据传"、"据悉"这些"伪"信源,混淆视听。特别对于一些重大敏感问题,有些媒体(包括自媒体)见风就是雨,为了流量,为了吸眼球,没有认真核实就成了造谣传谣的帮凶。
日前一篇"中国巨额贷款换印度撤军?谣言!"就揭示了这则谣言中的漏洞。谣言中引用的所谓"印度斯坦报业",稍加核实,就能看出是子虚乌有。
谣言无非就是要"生事",成本很低传播快,但按谣言所引导的方向去做,成本却很高,造成的代价也很大。
除了增强认识、提高警惕、严格把关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全媒体"明辨是非、澄清谬误"的能力与智慧。
为什么专门强调"智慧"呢?谣言止于智者。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性和定力,才不会被"忽悠",只有具有长远眼光、见识,才能不断消除不确定性,逼近真相,不为眼前一时的浮云遮望眼。
任何谣言最终要被时间与事实所检验。因为科学是可证伪的,一个科学理论即使永远没有被推翻,也必须存在被推翻的可能。如果是科学的,那么必然不是绝对的——所以对包装成"科学"外衣下的谣言,更要明辨之,还要有长期斗争的耐心、决心、信心。
中国人自古就有"博闻之、审问之、谨言之、慎思之、笃行之、明辨之",可见"明辨之"前面,是为人处事的知行合一原则。
近几年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网络成为更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空间。但造谣传谣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打击基础上更科学的综合治理,需要知行合一的文化伦理支撑。其实,这也是全球面临的新课题。
例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承诺将会多管齐下打击谣言。其中包括让人们方便举报假新闻,用软件探测谣言,并让造谣者无利可图。
在打击造谣传谣的过程中,稍一懈怠和放松就可能出大问题。我们惟有更加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及时纠错,才能在对自身下狠力气严抓严管的同时,有资格说更好地战"谣"拒"传"、履职尽责。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