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西安10月15日电(王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孙海华)“回首历史凝心聚力,扎根西北争创一流”,今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嘉宾共聚一堂,共庆西北大学115周年华诞。
校园内,“热烈庆祝建校115周年”“凝心聚力争创一流”“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标语格外醒目。西北大学建校115周年庆祝大会在该校长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会场内外花团锦簇,气氛庄重而热烈。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陕西高等学堂等5所学堂合并组建西北大学。1937年,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内迁来陕,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南城固,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一起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堡垒,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调整中,西北大学又成为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重要源头,被誉为“西北高等教育之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产生了“侯外庐学派”“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侯氏变换”“王氏定理”“秦岭造山带理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等重大创新成果。师生中走出了6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24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岐山、陈宗兴,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建,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杨圣敏,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等卓越人才,为学校赢得了“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等美誉。
近5年来,西北大学聚焦内涵发展,锐意改革创新,率先成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单项试点单位、全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考古学、地质学、科学技术史等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5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世界史、理论经济学等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名,地球科学、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等多项办学指标位居全国地方高校首位。今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高校。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西北大学将把校庆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在每年校庆日,召开校内师生和校友代表参加的庆祝大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表彰先进。同时,在每年校庆月期间,组织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凸显“学术校庆、文化校庆”特色。
今天举行的庆祝建校115周年大会上,西北大学还分别对西北大学教学奖、科研奖、人才奖获得者和2017年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授予杰出校友闫章更、卫佐臣西北大学玉兰奖章。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