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福州10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新玲 谢湘)以“人工智能改变世界”为主题的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10月26日在福州开幕,为期三天。这是中国计算机界规模最大的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福州市政府和福州大学承办。
在上午的主论坛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做了关于现代几何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术报告,阐述了现代几何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互促进发展的成果,并透露,已经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社会的结论:稳定的伙伴和伴侣,对于形成合作型的社会起到了骨干作用。
“人工智能”近几年热度高涨,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投资界都高度聚焦,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还是算法,因此如何让科学、技术与应用相结合,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一直关注并致力推进的。本届大会主席、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孙凝晖研究员介绍,2017CNCC邀请300余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到会演讲,其中包括12个特邀报告、30多场前沿技术论坛、50场特色活动及80个科技成果展,大会吸引了6000人以上到会。30多场技术论坛将涉及人工智能、类脑计算、区块链、健康医疗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人工智能美学应用、智慧城市、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话题。大会举行期间还将举办“大学生编程大赛”。CNCC2017,除了众多计算机领域的顶尖报告,同期还将召开颁奖仪式,颁发本年度CCF科学技术奖、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CCF海外杰出贡献奖、CCF王选奖等奖项。丘成桐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现代几何为计算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指导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现代几何学广泛地应用到了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分支方向,做到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现代几何学提供了需求和挑战,推动跨学科的发展方向,所以各个方面都需要共同参与研究。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