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通讯员 曾洁 邓佳静 陈玉婷 陈倩楠 霍子怡 梁安安 林雪慧 刘丽 刘颖 韦雅琪 余晓璐 周佳)近日,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2017 “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复评,入围影片名单尘埃落定。经严格筛选,共有30部优秀影片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
“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重要子项目。今年,共有来自181所国内外高校/学院的380部纪录片参赛,整体质量明显高于往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46部是国外青年学生导演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
图为一位评委在评阅参赛作品
本届作品:视角独特,挖掘深入
“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的参赛主体为中外青年学子。一直以来,他们都被鼓励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记录、展示真实的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作为中国规格最高的大学生纪录片年度盛会,自2014年举办以来,本大赛就获得国内外高校广泛的关注,今年更是吸引了圣保罗大学、墨尔本大学、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著名高校的学生前来参赛。
无论是拍摄技术、还是题材选择,今年的参赛作品较往年都有很大进步。对此,中国教育电视台营销发行工作室主任陈钦深有感触:“今年的参赛作品,对思想深度的挖掘比去年更加深入,对当下中国本地的题材也更为关注。大学生作品看似稚嫩,实际上对社会有其独特的思考视角,因而其收获远远大于制作的成本。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这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年轻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状态。”
谈及评选的标准,拥有十年独立纪录片创作经历的导演许慧晶表示,首先看中的,是关注的主题,“我比较倾向于在我们现在环境下应该关注的事情,贴近社会却又不完全边缘化,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一个讨论的空间,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方式”。他认为,在这次评审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有《司公》《我是城管》《守望》等影片,“超出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学生能做出的质量,非常专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视频部总监高旭则认为,在校大学生还没有很强的社会阅历,也意味着没有被社会固定化、程式化,更应该在大学期间大胆创新。“今年有部片子,主角是个聋哑人。整部片子全部用音效、现场摄录音效来处理,画面没有任何一个字、一句同期声。虽然,在画面处理和人物故事构建上,这部片子有点问题,但我很欣赏、也很鼓励孩子有大胆创新的思维。”
由此看来,优秀的大学生纪录片,不应再拘泥于传统套路,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展现日益成为关键的加分项。而“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作为平台,能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自开办以来,大赛通过作品征集、公众展映、国际交流、大师培训等内容设置,不断帮助爱好纪录片的中国青年,实现其纪录片导演的梦想。
纪录片:扎根生活,传播中国
随着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以这个趋势,中国纪录片是否有望超越国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洪这样认为,目前,我们的纪录片是有所进步的,表达方式也更多样,但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对此,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主任编辑陈小莉也有同感:“在技巧上,国外导演可能会比我们更高一点。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几年中国纪录片的进步。”
大学生是纪录片创作的新生代,怎样提高其创作热情和能力?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纪录片又如何帮助国内外的青年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现状、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呢?在上海戏剧学院媒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方方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去参展,“我觉得这次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就很好,给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竞争的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剑飞建议道,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大学生,不能完全被动地跟从学校的培训,还要适当地主动培养自己的创作热情以及对专业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更加主动乐意地去学习、去创作。现在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纪录片不仅仅要作为我们的专业,还要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据悉,2017“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共设置8个推优项目,包括:最佳纪录长片、最佳纪录短片、最佳纪录片导演、最佳实验纪录片、最受观众喜爱纪录片、最具国际传播“读懂中国”纪录片、组委会特别奖、最佳团队组织奖等,最终评选结果将于12月12日的“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推优分享会上揭晓。优胜作品也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发现·中国》栏目中进行主题编排播出,并在下一年的“金红棉影展”高校巡展中展出,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通讯员:曾洁、邓佳静、陈玉婷、陈倩楠、霍子怡、梁安安、林雪慧、刘丽、刘颖、韦雅琪、余晓璐、周佳)
附:复评结果
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复评结果
序号 | 片名 | 国家/地区 |
1 | 坎苏人家 | 中国 |
2 | 挑山工 | 中国 |
3 | 铁的匠 | 中国 |
4 | 海平面之下 | 中国 |
5 | 草原 | 以色列 |
6 | 街头艺人 | 中国 |
7 | 行走的单元 | 中国 |
8 | 生在纸中 | 中国 |
9 | 在路上 | 中国 |
10 | 独脚潘 | 中国 |
11 | 我只是不想停下来 | 中国 |
12 | 我是城管 | 中国 |
13 | 何去何从 | 中国 |
14 | 从心所欲 | 中国 |
15 | 美姑 | 中国 |
16 | 后会无期 | 中国 |
17 | 司公 | 中国 |
18 | 歌声里的春天 | 中国 |
19 | 心灵 | 中国 |
20 | 盛满鱼虾的池塘 | 中国 |
21 | 历久弥新 | 中国 |
22 | 柯克亚 | 中国 |
23 | 莫徭勉 | 中国 |
24 | 戏如人生 | 罗马尼亚 |
25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印度 |
26 | 牧马之原 | 以色列 |
责任编辑:吴蕴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