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金义涵)2017年,是人工智能(AI)渐渐被人们熟知的“大势年”。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从尖端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11月23日,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体晚会上,人工智能技术就通过“琴、棋、诗、画”四个方面的完美展示,呈现了人工智能与文化相结合的人文之美。
诗歌的生成一直都是人工智能领域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学习技术的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创作诗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已经可以生成令大众真假难辨的诗歌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孙茂松带领的课题组推出的会作诗的人工智能——“九歌”与清华大学清莲诗社的同学在晚会现场一较高下:现场选题,在规定时间内两组各创作符合所选主题的3首诗,将创作者姓名隐去,由现场观众和嘉宾进行投票,决出胜者。
四组选手分成两组进行较量,现场观众通过现场大屏幕看到,同学们各个眉头紧锁,而人工智能组的几位同学正气定神闲地等待着“九歌”的大作。在随后的人脑创作作品与“九歌”创作作品辨别环节中,观众和嘉宾全军覆没,没有一人能将三组诗全部分辨出来。可见,“九歌”的作诗能力已经和人类不相伯仲了。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与诗歌的融合,孙茂松说道:“人工智能作诗的复杂程度相当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令每一句话语义通顺的同时也让诗歌整体性更强。带领团队一起不断克服挑战,针对诗歌的特点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让其自身成为一名诗人,而是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名助手,来协助人类将诗写好”。
一直以来创造力被认为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天赋,但在音乐创作上,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人类的传统思维。在现场,获得“挑战杯”特奖的人工智能DeepMusic与清华大学的学生为观众带来了一段美妙的钢琴合奏。DeepMusic项目负责人吴健表示:“音符序列中单个音符承载的信息量比自然语言的单个词汇信息量少得多,而且音乐序列需要前后产生呼应,更进一步地加大了人工智能作曲难度。”
微软“小冰”也在活动现场献声,与马来西亚歌手朱主爱合唱《好想你》,创新表演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音乐作品完美和声。
在“棋”的展示环节,Omnium智能体决赛在众人期待中上演。获得智能体大赛冠军的尹源说到:“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更像是审核者,人工智能提出方法,我来审核,并在与其互动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另外,通过大数据的支持,人工智能也可以“作画”了,配合美学因素自动作画系统,赋予画家的灵感,实现真正高质量的自动作画。根据美学风格、色彩搭配、构图方法、画派等因素决定画作的整体风格,只需要动动鼠标,一副精美的绘画作品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搜狗CEO王小川说:“智能体大赛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我们的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完成度也更高,人工智能即将走向更具人文色彩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