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整村脱贫,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有啥秘笈?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网

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驻村,房瑞标与村民结下深情。在汛期,他总是早起晚睡,挨家挨户检查房屋漏雨的情况;取暖季,他冒着严寒检查乡亲们的取暖安全,宣讲防范煤气中毒……留守老年人的生活一直是大问题,房瑞标跑前忙后,从吕梁市民政局申请了项目支持资金15万元,用于建设老年日间料理中心,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三餐饮食和日常娱乐。

挂职期间,房瑞标的妻子怀孕生产,他都没能陪在身边,和吕梁大山深处的乡亲在一起。房瑞标在中国科协的同事李安安回忆:“一次瑞标从岚县回到北京,一进门,变成光头的他把同事们吓了一大跳。”原来,由于村里条件差,没法洗澡,房瑞标的身上曾长虱子,为了不受其扰,他干脆就把头发剃光。

“一开始,乡亲们说我是中央派来的,称我‘房书记’。后来,都叫我‘瑞标’和‘老弟’。”房瑞标说,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为大家服务,才能成为乡亲身边“最亲近的人”。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党员,聆听总书记报告,内心十分激动、精神十分振奋;同时,作为全国8900万党员的代表,参与党内重要工作的讨论,选举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深感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论述让我备受鼓舞。在扶贫开发的冲刺阶段和关键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结合脱贫攻坚的实践来进行,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脱贫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

房瑞标

梦想坐标

结合工作,助推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基层科普工作者,我要把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基层科普工作结合起来,助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

履行职责,坚定科技服务

做一名合格的十九大代表,履行好一名代表的神圣职责。在服务全国科技工作的道路上,朝着“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他说

做扶贫工作其实没什么高招,

你把村子当自己家,

工作自然就会用心。

作者:陈琛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