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齐征)用CD碟片“搭建”记忆储存中心,老年人可以把记忆存储在其中,永远留住那些美好珍贵的回忆,子女也可以从中读取父母的记忆;城市内垂直农场的设计便于老年人亲近自然、养花弄草;海上“共享城市”,可以在世界各地漂流,老年人可以随时进出,搭乘这座小岛环游世界;天人合一的太极城,最适合老年人健康生活……
12月9-10日,由未来之城中国组委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和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2018年度未来之城(FutureCity)中国区总决赛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经过初赛的选拔,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60支队伍的近5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决赛。
最终,四川成都市天府第七中学MannaCity队、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Taichi队和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Thunder队分别获得了本次大赛中学组的前三名,他们将代表中国出征明年2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全球总决赛,在国际级的舞台上与全球青少年进行交流。小学组特等奖则由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未来之光队和四川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战狼风暴队获得。
未来之城大赛是由美国全国工程师周基金会发起的一项重要的国际青少年科技活动,迄今已有26年历史,每年吸引全球4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在未来之城大赛中,来自全球的青少年需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建造他们理想中的未来城市,以解决身边的能源、交通、环境等城市发展问题。
今年,未来之城的年度主题为老龄友好城市。参赛的小选手们在赛前都对自己家乡城市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撰写科技论文阐述了各自极具创新力的未来解决方案。在比赛现场,参赛队带来了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精美绝伦的未来城市模型,并大胆地向公众和评委展示介绍。通过这种丰富的表现形式和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在解决自己生活中所面对的真实问题的时候,将科学、技术、工程学、人文和数学等学科有机结合。
不仅如此,所有未来城市都设计了一系列巧妙服务于民的市政服务设施,在参赛团队带来的作品中,从老龄友好城市的选址和改造,到各种协助老年人积极、健康、独立生活的设施及前沿科技,决赛展示现场呈现的所有创想,都基于学生们对科学技术和工程案例的调查研究,这个过程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锻炼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全面展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大型主题展览馆,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则一直专注于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的内容研发和推广工作。本次大赛中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未来两家机构将紧密合作,把更多优秀的教育内容带给全国的青少年。
责任编辑:沈少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