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朱健斌) 2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辅导员李雍在个人微博@辅导员蜀黍发出的一组“世界名画模仿秀”照片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登上微博热搜榜。这名“戏精”辅导员半年内“火了”四次;不少学生屏蔽了父母,却更愿意找他倾诉烦恼。他认为,走近学生、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空间,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一起成长。
大学生“神还原”名画火了!网友褒贬不一,辅导员:无需太过苛责
当天,南京林业大学家居学院宿舍文化活动作品展出,学生们“神还原”了多幅世界名画。活动的发起人,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辅导员李雍介绍称,活动历时一周时间,面向全院所有学生开放报名,最后共有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三个专业的近60名学生参与,收到照片约20张。
“我们学院是设计类学院,同学们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平时也比较多的接触各类作品。”谈及尝试将如此形式与宿舍文化活动结合的初衷,李雍坦言,希望同学把日常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宿舍文化活动相结合,在宿舍文化活动中提升宿舍的凝聚力,活跃宿舍文化氛围。
对于这样的模仿形式,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大呼“神还原”“会玩儿”,也有人觉得“不尊重原著”“恶搞而已”。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李雍表示,任何事情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他说,对于刚刚成年的学生,网友无需太过苛责;“给年轻人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他们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半年上了四次热搜,他却不以为然
今年30岁的李雍本科、研究生七年都在江苏师范大学度过。他热爱校园,心里也由衷喜欢教师这份职业;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在南京林业大学成为一名辅导员。
他知道自己火了。
这是半年来李雍上的第四次热搜,他已经没了兴奋感——此前,李雍策划的“银杏叶耳环”、@辅导员蜀黍微博率先发布的“化学元素对联”“宿管阿姨元旦包饺子解学生乡愁”也分别上过微博热搜榜——更让他兴奋的是“教育厅官微也关注我了,还有团中央学校部、团省委。”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学院的大一同学们将银杏叶做成耳环。
“最近一段时间太浮躁了。”对李雍来说,比起上热搜、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他更想获得来自教育领域、同行的认同,让自己的有益创新能得到重视、推广。毕竟,高校辅导员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近年来,一大批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着实令不少大学生眼前一亮。
与上一代辅导员不同,这一代辅导员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起点,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思维相近,更懂得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表达、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李雍。受访者供图
“板着脸,学生是不会来找你倾吐个人困惑的。”
除了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李雍还曾用直播开班会、给学生布置过“用表情包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以及未来的工作”的作业;在微博上,他时而化身情感博主为同学解决情感问题,时而新增辅导员起名业务,是网友眼中十足的“戏精”辅导员。
李雍给学生布置的“用表情包展现规划”的作业。
这些活动的看似缺乏教育意味,对学业也无甚裨益,但在李雍眼里,跟学生一起玩是缩短距离的一种方式,缩短了距离才能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规中矩,板着脸,学生是不会来找你倾吐个人困惑的。”
有大四的女生面临回家与在外地工作之间的两难选择,会询问“辅导员蜀黍”的建议;有同学抢不到回家的车票,会私信“吐槽”一番;成绩不理想、失恋了……李雍时常在微信、微博后台收到寻求安慰的留言。这些大学生有各自辅导员的微信、QQ、电话,却还是通过微博私信、微信公众号向倾吐生活中的不如意,这对李雍来说是“幸福的烦恼”。他觉得,学生“非要跑来问我”,并不是因为他能提供多么好的回答,也许只是别的辅导员和学生有距离感。
“一些大学生,遇到困惑,不去找自己辅导员,又把爸妈屏蔽了,他们该怎么办呢?谁能帮他们呢?”虽然在不少人眼里,辅导员事无巨细,工作很繁琐,但这些工作琐事也让他意识到辅导员的职责所在,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于他而言,与其说是完成工作,他享受与学生相处的过程,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更是件幸福的事情。
李雍。受访者供图
李雍越来越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也更加谨慎地提供个人建议,这样的责任感催促他学习进步。为了让自己能正面引导学生的成长、不对其造成伤害,他平时自学相关知识、大量阅读书籍;2017年下半年,李雍还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最好的相处方式,莫过于老师与学生一同成长。
作为刚工作不久的年轻辅导员,李雍对未来信心满满:“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岗位虽然辛苦且琐碎,但在这片新天地中,可以脚踏实地做下去,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李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