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快15年两会评论了,今年的两会,我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就是不追星了,代表委员里仍像往年那样有不少明星和名人但他们不像过去那样在两会上“自带流量”了。这是两会,不是明星走红地毯,你得靠提案议案、参政议政水平去吸引流量,刷公共发言的水平,而不是刷脸。你面对的不是“你干什么都有人辩护说‘他有多努力你知道吗’”的脑残粉,你面对的是公民。
过去那种场景确实挺丢人的,丢媒体的脸,丢两会的脸,那么多记者追着刘翔跑,媒体两会报道的封面大图都留给了明星,追着男神要签名,追着女神问下一部片子拍什么?这跟公共利益有半毛钱的关系,跟参政议政有什么联系。我记得有一年连被追的姚明都吐槽媒体了,不客气地说:小组讨论的时候,有记者上来就要求合影和签名的,我想请问一下这种态度是否正确?大家都需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从今年两会现场还有媒体报道都可以看到,两会追星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遏制,今年基本上就没有看到像过去那样的花痴记者和脑残粉似的报道,代表委员的身份已经盖住了明星的身份。比如,像马化腾这样的名人,他在两会上的存在感,被关注,是因为他在两会代表通道上的表达,他提交的那些有价值的建议,而不是他的财富。姚明提议推广小尺寸蓝球、低蓝框、小场地吸引更多孩子参与蓝球项目,很有价值啊,这样,我们围观的就不是他的身高,而是议案的高度。
这种会风的变化,背后有很多原因。第一,两会主动设置议题,把那些真正应该成为两会明星的代表委员推到前台,通过几个通道,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引领有价值的讨论,能不能成为两会明星,拉出来到通道上溜溜。第二,媒体风气的变化,两会就得务正业,盯住参政议政,两会记者形成了一个共识,追星晒签名是一件很LOW的事。第三,代表委员风气的变化,拿不出有价值的建议,靠刷脸,在两会上也被人看不起,昨努力把提案议案写好。
除了不追星了,今年两会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风气变化,比如还有,逃会现象得到了很大的遏制,过去会开到一小半的时候,有些代表团风气就不好了,比如有一年媒体就报道,某个代表团某天下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来了不到三分之二,开着开着又走了三分之一,代表团团长都发飙了。据跑会的记者说,今年很少有敢逃会的,别说逃会了,请假的都少了。
还有其他风气,比如就有一个记者说,往年的政协小组会上,如果记者想采访哪名委员,只需要走到他身边邀请,不管是否在开会,委员一般都会同意离席,到会场外接受采访。但这两年却有了变化。记者数次在小组会进行中邀请委员,大多时候都被婉拒:“等散会后再接受采访。”这两年大会特别强调会场纪律,要求委员一定要全程认真参会,不得随意进出。
还有吃饭问题,过去常听记者说,晚饭存在不少浪费,不少代表委员都跑出去吃饭了,留下来吃自助餐的不多。八项规定后,这个风气也改变了,记得去年两会就有个细节,说以前不少代表都不在驻地吃晚餐,现在基本都在驻地吃饭,自助餐盘子都要见底。去年总书记就开玩笑说,看来肚子里油水少了。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