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检”出来的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第 486 期 ---

2018/3/30

Topic:治未病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日之声

张坤:

体检常常不被我们重视,有时发现了一些病症和问题,也马马虎虎没有进一步治疗,结果往往小病酿重病。

其中原因,既有疏忽侥幸心理,也有害怕逃避心理,还有不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问题。

我们往往把一辈子攒下来的钱,全花在那病入膏肓的几年里。

近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一系列举措,受到各方关注。

这次新机构成立目的之一,就是要从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当前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公众健康开始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疾病治疗为中心”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也不可持续。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健康中国,一年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强调以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疾病发生的健康中国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换一个更通俗的概念就是:健康是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健康是“检”出来的——既有外在的体检,也有内在的体检;既有对身体的体检,也有对心灵的体检。只有早预防、早治疗,才能真正治未病,提高生命幸福的质量。

对身体的体检好理解,可为什么还要进行心灵的体检呢?

因为身心相联,密不可分,往往由信念、情志、欲望、心态等构成的心灵健康,直接影响甚至控制了身体健康。

“情志过极,非药可医”。

中医古籍《医方考》中就说过,如果没有对情志进行体检,一旦身体生了大病,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发生作用的。

不良精神刺激被自我放大得越严重,身体垮得就越快,最终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有个动物实验,同样给两组老鼠注射癌细胞,给一组老鼠旁边放一只猫,另一组老鼠不放。

放一只猫在旁边,这些老鼠就紧张,身上的肿瘤明显长得快,就是因为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各方面的生理过程就都不顺畅。

人生难免苦难和挫折,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摆脱,就看自己是否能正确认识、善待自己。

正确认识、善待自己,就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对身心常做体检,不要老拿“体检镜”去照别人的病灶,而是有勇气主动接受“体检镜”照自己的病灶。

健康是“检”出来的——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组织如此,对一个生命共同体亦如此!

今日问答

少年愁:坤哥,我有些疑问,想咨询一下您,我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写错字,常识性知识不了解,以至于在工作中,经常自己辛苦了半天毁在了低级错误上,我尽量避免但还是时不时犯,想请教您有什么好的方法规避吗?

坤哥:以前古人“求缺斋”,要接受一个有缺点的自己,不苛求自己不犯错,但也别纵容总是犯同样错误,小心谨慎,努力改错,坚持学习。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关注公众号,留言提问

你将有机会得到坤哥回复

作者:坤哥007 张坤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