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控水质断面监测由每月一测变为24小时连续测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马富春

初春的河西走廊乍暖还寒,流经张掖市的黑河已冰雪消融,水位随气温上升在逐渐上涨。张掖市高台县城郊的六坝桥头,工程队正在紧张施工,一座占地150平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即将在黑河岸边建成。

周边是黑河在张掖境内的最后一个国控断面,过去张掖市环保局的监测人员每月都要到六坝桥开展手工水质监测。去年10月以来,直接对原环保部负责的第三方机构也参与开展水质监测。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号称河西走廊的母亲河,是承载河西走廊土地灌溉、人蓄饮水、生态建设的重要的河流。

今年3月,随着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六坝桥附近的河道边上,一座150平米大小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在快速推进。如今,水站主体建筑已经接近尾声,供电、清洁水、网络等已经接通,剩下内部装修、辅助设施建设等也即将全面展开。

“黑河是河西地区的母亲河,自动水站建设是保护黑河水环境的重要工程。”张掖市环保局局长马成说,国家启动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建设,虽然工程不大,但意义重大,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全力协调、有力保障,全力推动水质自动站建设。

在张掖市高台县,自原环保部部署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以来,分管副县长第一时间组织环保、水利、建设、国土、林业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就水站建设的选址、资金、各相关手续审批等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到年底,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目前,座坐落在黑河边上的监测站站房主体已经完工,预计4月26日水站所有工程全部完成,只等自动监测设备正式安装调试。

“从过去的一个月一测,到自动化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随时能掌握水质情况。”马成说,过去人工监测费事费力,数据的时效性难以保证,如今自动化监测更加科学、简捷和规范,准确性更有保证,为水环境保护提供良好基础数据保障,水环境监管将迎来新的跨越。

六坝桥监测断面的变化,只是国控地表水断面监测事权上收国家后,上千个监测断面变化的一个缩影。

2017年下半年,原环保部启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该工作以国家考核、国家监测为原则,以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地表水自动监测为目标,对《“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确定的1940个地表水评价、考核、排名断面和110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水环境监测事权进行上收。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采取采测分离和水站建设同步推进、分步实施,自2017年10月起,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统一对水样加密编码,并对样品混合后,通过冷藏运输送至指定的地方监测站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报总站后及时与地方共享。

与此同时,同步推进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地方建设水站站房工程,原环保部提供自动监测设备及组织第三方机构统一运维。2017年9月,由省级环保部门按照水站建设有关要求选定建设地点,12月底前,组织考核断面所在地市、区县政府,完成本行政区内考核断面建设前期征地等准备工作。

地处石羊河流域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扎子沟水站建设也在加紧进行。3月2日,位于蔡旗大桥北侧、石羊河西岸的扎子沟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开工,该站项目建设预算80万元,由省、市环保部门给予一定奖补,剩余由县财政承担,为了保证工期,确保按时完成站房建设,工程边施工、边办手续。

“各级政府都给予全力保障,保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民勤县环保局副局长唐培庚说,水质自动站的建成使用,将使基层环保部门对水质的掌握更加科学和及时,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开展水环境保护,县上各部门对水站建设高度重视。

在武威市,为了保证水站建设进度,市政府先期下拨建设资金30万元,每个站10万元,作为水站建设启动资金。涉及水站建设的凉州区和民勤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3月底完成了站房主体工程建设,力争4月底完成站房内外装饰和采水设备安装,5月底完成安装调试及联网工作,6月份完成项目总体验收。

“要以水质自动监测为契机,加大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力度,推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武威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志斌说,水环境监测事权改革,将对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产生倒逼机制,武威市环保部门将全力保障改革落地,同时,将仔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污染源治理,推动水质进一步提高。

在甘肃,为推进水环境监测事权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副省长李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增强做好水质自动站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水站建设按照环保部总体部署,保质保量完成,并亲自带队赴平凉、陇南、临夏现场调研督导。省环保厅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先后3次召开安排部署会、工作推进会,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保障措施。从2017年12月起,进行周调度,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调度督导各地工作进展。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月进行一次现场督导,对进展缓慢的采取通报、约谈、现场督办、召开片区推进会等措施,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同时,积极协调落实省级资金补助,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每个水质自动站建设补助30万元。

甘肃省环保厅副厅长闫子江说,甘肃省已经将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纳入对地方进行“水十条”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省水质自动监测站有望比国家要求的时限提前一个月全部完成。在水质自从监测站建成运行后,将督导各地加强运维保障,确保水质自动监测工作正常运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表示质量监测工作,切实提高全省地表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和预警水平,在全力推进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同时,甘肃省环保厅还决定依照国家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全省12个市界地表水断面同步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由省级财政承担水站站房建设、仪器设备、采水系统和运营管理,到今年7月底,将基本完成新建水站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

作者:马富春

责任编辑:李翀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