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广州4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4月15日,第12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4月14日,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本届广交会将有来自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会,与会人数将保持稳定。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徐兵表示,广交会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自1957年创办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广交会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中国产品走出去,为扩大出口、促进进口,为我国外贸由小变大,成为贸易大国,为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徐兵说,我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进出口持续回稳向好,去年全年和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但与此同时,今年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世界经济仍然面临诸多复杂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仍在升温。二是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经历一轮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制造业回归,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崛起,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加快向外转移。同时,国际贸易订单呈现碎片化、定制化新特征,对看样成交等传统贸易模式形成挑战。
作为中国进出口和全球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展览规模保持稳定。徐兵介绍,继续分三期举办,展览总面积为118.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60475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5171家。继续在第一、三期设立进口展区, 展览总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6个产品区,展位总数992个。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617家企业参展,有12个国家和地区展团,包括首次亮相的乌克兰、泰国和尼泊尔展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是进口展区的参展主体。本届进口展区有来自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82家企业参展,展位数626个,分别占进口展区的62%和63%,涵盖了进口展区的全部6个产品区。其中,乌克兰、埃及、土耳其、印度、泰国、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国家展团形式组织参展。首次推出“国际日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吸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泰国等国家的高端有机日化品牌参展。
今年,是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徐兵介绍了广交会支持贫困地区外贸发展的情况。他说,第123届广交会在第三期继续设立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展区。展位规模200个,共有来自21个交易团的181家贫困地区企业参展,展示服装、箱包、食品等第三期相关题材的特色产品。同时,对全国184个贫困县和商务部对口支援的全南县的参展企业630家继续免收展位费。针对贫困地区参展企业缺乏外贸和参展经验等问题,本届广交会特别加强了对参展企业及人员的参展培训和成交指导工作,加强展位使用管理,提升展示效果,切实发挥好广交会平台对贫困地区外贸和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贫困地区按照中央部署按时脱贫作出应有贡献。
据透露,第122届广交会首次设立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展区,共有21个交易团的179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结识了一批有效客户,拿到了出口订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展,他们深入了解到了国际市场需求,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贫困地区外贸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第123届广交会第一期举办时间为4月15至19日,主要展出电子及家电、照明、车辆及配件、机械、五金工具、建材、化工、能源类产品。第二期举办时间为4月23至27日,主要展出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类产品。第三期举办时间为5月1至5日,主要展出纺织服装、鞋、办公箱包及休闲用品、医药及医疗保健、食品类产品。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