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 藕遇的错觉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第 544 期 ---

2018/5/27

Topic:一个美好的夏日梦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藕走一步,便生一朵莲花,然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是“花仙子”做的一个夏日梦。

今天喝完莲子粥,去附近一个荷塘时,想到这个梦。

看一片荷花盛开,会有“藕遇”吗?

与一位荷塘清淤工攀谈,原来他也是一位挖藕工。

“这片荷花盛开的地方,藕不多。远处那大片睡莲,花叶不怎么鲜艳,下面的藕却多呢!”

通过他介绍,才知道挖藕是大苦活,不仅要深挖淤泥,还要小心翼翼地不让藕节断了。

只是习惯了莲是莲,花是花,藕是藕,少有人想到背后的莲花、藕节和挖藕的人。

采动莲花牵动藕。藕发莲生,必定有根。事从根起,藕叶莲生。

吃过一种九孔莲藕,好像只有南方一个地方才有!比常规藕多出一孔,藕质洁白似雪,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细嫩甜脆,满口生香。闻一多当年赞其“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

美好的藕遇,可以想到游子情、爱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当年吟过《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美好的藕遇,在这夏日看清塘荷韵时,最适合做梦发呆。

季羡林老先生当年就在这夏日,一边携家人欣赏门前一池清塘荷韵,一边感慨秋冬将至,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但“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其实,童年时坐在圆“洗澡盆”里,在一片藕花中钻来钻去的情景,常在梦中历历在目。

渐渐长大,总不愿在这梦中醒来。

难怪几百年前就有一群顽童,听着《采莲曲》,不愿醒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难怪李清照写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难怪多少的诗情画意,尽付于这“藕遇”的一刻。一首《咏荷》赞道:“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青阳渡》更赞一种稀有的“并根藕”:“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其实,睡莲托起的仲夏梦,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开始。浮生若梦,夏梦是一个“映日别样红”的梦。

正如《浮生拾慧》中说的:古文人们对莲的歌咏也侧重于春夏之交的繁盛时期。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无数青钿子”起,写到“接天莲叶无穷碧”之时,莲所能娱人耳目的,就是尖尖的嫩叶,擎雨华盖般的阔叶,和骤雨打新荷的意境。

这美好的意境,或许是包括“花仙子”在内,我们的共同梦想吧!

莲在开花的同时,其果实已具备,花果同具的独特性以及其紧密关系,寓意一切生命中所有的因,必有其结果等待着我们。

无论何时何地的藕遇,或许都是这样一幅景象:想着莲根时,莲花开了;还没看够,莲子生了;吃着莲子,藕长成了。

藕遇是一个错觉——一个美丽的错觉,一个美好的夏日梦!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关注公众号,留言提问

你将有机会得到坤哥回复

作者:坤哥007 张坤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