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共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第 547 期 ---

2018/5/30

Topic:新作为要齐心协力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日前,一篇反映“右玉精神”的小文《致青春永驻的“小老杨”》 ,引起有关领导和朋友关注。

“60多年前,你开始和新中国第一批艰苦奋斗的干部一样接受挑选,来到不毛之地——塞外右玉,担当起改善生态环境、让人留下来和活下去的艰巨责任和使命。”

“移居到这旷古、高远的边塞荒地,不知你牺牲了多少兄弟姐妹,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死去活来,一次次倒下去,又一次次站起来。”

……

一位长期负责生态工作的老领导感慨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特别是需要齐心协力,要有新作为,“成于共”的君子之道值得提倡!

正如有权威媒体评价“右玉精神”:10位县委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一个荒漠险滩建成一片绿洲奇迹。对领导干部而言,为人梯也好,为铺路石也好,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造福一方的发展业绩。

老领导提倡“成于共”的君子之道,我想不仅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指优秀传统文化对做官做人做事的滋润培养。

“成于共”源于“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这句古语。

这是司马光当年说的,意思是天下事没有不是败于专擅而成于协力的。强调了建功立业之时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司马光进行了君子、小人之辨。他认为,君子总是乐与人“共其道”,进而“共其功”“共其名”“共其利”,这样的道义必须提倡,功业必然长久。小人则不然,总是“专己之道”,进而“专己之功”“专己之名”“专己之利”,所以不免于功废、名辱、利亡。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向前走!

注:文中一些解读引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关注公众号,留言提问

你将有机会得到坤哥回复

作者:坤哥007 张坤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