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别处

 | 快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第 555 期 ---

2018/06/07

Topic:不迷信“计划”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做人做事、出门行路、赶考赴约,哪样能离开计划?

计划越周全越科学,离预期目标就越近。

所以,今天中青报的青年调查版专门刊发了《74.7%受访者做事前会制定计划》,反映计划的重要性。

但是计划不能迷信,否则不仅会迷失目标方向,还会迷失自我真我。

因为变化总比计划快。我们一开始自以为计划的“此处”,走着走着却总是到了“别处”;

因为计划不等于计算。我们一开始自以为计划的“精确”,走着走着却总是充满不确定性;

因为计划不等于计较。我们一开始自以为计划的“可控”,走着走着却被“失控”解构。

所以要重视计划,却不能迷信计划。

不迷信,才能更清醒地认识现实和自我,真正关注计划制订过程中的思想、创意和方法,真正关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规律、变化和细节。

当我们超越自我,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时,事情成长发展的美妙轨迹就显示出来,尽管不一定朝着当初计划的“此处”迈进,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计划在别处,谁说没有更美妙的胜景,谁说不是一颗初心的真正目的地呢?

有时候羡慕和欣赏有些人没有多少计划,一路磕磕绊绊,却总是充满快乐,不断摔倒爬起来,继续前行,走着走着,有时还傻人有傻福,前方的道路会不时给你一个小小惊喜。

或许因为保存了一点初心,没有那么一些“固执心”、“计算心”和“计较心”吧——或许这样一个略显愚直的做人做事方式,也是一种计划人生吧!只不过从一开始,这种计划就没有在意某种结果的“此处”,而在于感恩所有阴晴圆缺的“别处”!

我们可以试一试这样重视计划:尽可能放空自我,制定长、中、近期计划,同时尽可能放下自我,每天去尽心努力、量力而行,做一点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

如果真能这样知行合一、日事日毕、快乐不执,可能对“计划在别处”的美妙,会有更深的体悟吧!

与已高考、正高考、将高考的同学同志们分享共勉!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作者:张坤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