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70 期 ---
2018/06/22
Topic:知识别太“水”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我们记得当年大学几堂课呢?记得几位堪称大师级的老师呢?记得几位不是大师却极尽“育人” 之心的好老师呢?记得有多少来自大学课堂上的“知识”,对工作成长有帮助呢?
……
试着自问自答。或许能够发现五花八门的回答里,有不少共同之处,还真不一定有多少“代沟”呢。
知识别太“水”,指的是做人做事不应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也指不要看上去满腹“经纶”,装的尽是些华而不实的“知识”。
华而不实、学而无用,意味着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却好大喜功。追根求源,这里既有人格修养上的问题,恐怕也与成长过程中的知识教育有一定关系。
比如,每年新就业的大学生中,到一些单位难以适应,不是单位要求太高,而是自己大学所准备的知识、专业、能力,实在基础太差,与现实需求脱节。
有时候,看一个刚参加新闻工作的年轻人,写篇几百字的消息,竟然多处有错别字和语法逻辑错误,真不知道是怎么“混”毕业的。想到当年自己,也强不了多少。
“想想当年玩命高考,好不容易进了大学仿佛解放了。第一年完全放松,第二年恋爱打球,第三年匆匆赶课,第四年急找工作,还没回过神,大学就过去了,不少的课程就是应付应付,上课内容也太水、太旧了”。
一位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这样感叹。
这或许代表了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心声。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尽快扭转!
日前,教育部部长坦言要对中小学生有效“减负”,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这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涉及以后几代人的成长呢!
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
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的梦想。
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将加大,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
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大动作,知识只有真正有用,真正能转化为智慧,真正成为人格健全的滋养,才配得上“知识”这个金字招牌。否则充其量算是“知识信息”,甚至是有毒有害的“知识信息垃圾”。
中青报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动、报道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回归”,希望更多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能尽快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比如,日前中青报就报道了《国科大“科教融合” 科学家上讲台做导师》。
今天,中青报又推出《山东大学破除“一刀切”机制 全面构筑人才成长体系——与人才谈场朝思暮想的恋爱》。
等等。
知识别太“水”,本科别太“水”,做人别太“水”。
真正有意义的大学记忆,会记住越来越多能影响生命成长的老师和课程;
真正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从而担当起强国一代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今日问答
林木木:坤哥,我最近很焦虑,事情很多,感觉自己哪里都不行,并且每一件事情都有各种状况,没有顺利的,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状况,我有些崩溃,请问我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坤哥:焦虑除了加剧崩溃,没有其他的意义。不如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稍放松冷静后,专注地从手头最急又重要的一件事开始做起,并努力做好,有失有得。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关注公众号,留言提问
你将有机会得到坤哥回复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