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广州9月29日电(麦念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 今年国庆期间,刚刚在今年9月2日出生的中国第一只珍稀大鼻猴宝宝,将和大鼻猴妈妈在长隆与广大游客见面。据悉,这是珍稀大鼻猴在我国的第一次成功繁育:母猴自愿配合,首次实现B超产检。
作为中国首次引进,经过20年的努力和准备,去年9月,首批印尼国宝大鼻猴来到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安家。这种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凭标志性大鼻子在猴界独树一帜的濒危动物,吸引了大批游客来一睹真面目。加上今年长隆新生的华南熊猫“子二代”母子、珍稀黑叶猴龙凤胎等全球国宝动物荟萃,长隆名副其实“动物福地”。
大鼻猴又称长鼻猴,是东南亚加里曼丹岛(俗称“婆罗洲”)的特有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了引进印尼国宝级动物大鼻猴,长隆筹备了20年,先后派出5批次经验丰富的管理层、饲养员以及兽医团队到当地学习。因为大鼻猴很挑嘴,只爱吃当地的几种特有树叶,长隆还专门开辟了20亩土地大面积种植这些特有树种,现已开发了超过15个品种,且在持续开发更多品种。长隆更为大鼻猴打造全新展馆,占地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包括内外展区,配有冷暖空调、空气循环系统、温湿度监测仪、水池、24小时录像监控等完善的设施设备。
成功引进以后,长隆特意成立了一个大鼻猴小组,10多位资深饲养员和兽医专家自引进开始便对几只大鼻猴实行24小时的饲养管理,大鼻猴也成为了长隆园区第一种接受全天候饲养管理的灵长类动物。包括每天详细记录采食、活动、精神状态、粪便、交配等日常情况;每周组织小组会议,总结一周的情况;每月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测、体检、饲料单评估调整,其中体检包括血液、粪便、尿液、体重监控等等。
去年长隆引进的大鼻猴分为两个家庭,其中Nakula今年将近11岁,正直青壮年的他有标志性的大鼻子;而今年8岁的Pety体形修长、性格温顺,两夫妻感情很好,积极投身到“造猴大计”中。
据动物保育专家介绍,今年2月的例行血液检测到Pety的指标稍有异常,在周例会上,管理小组分析得出两个猜测,要么是生病了,要么是怀孕了。3月的血液检查特意增加了孕激素检查,结果发现Pety的孕激素比其他雌性高很多,结合其他体检指标,怀孕的几率因此又提高了很多。大鼻猴来到广州生活短短时间就开枝散叶,既是对长隆团队的最好回报,同时也意味着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一切关于大鼻猴怀孕和育幼的知识,只有印尼专家的经验分享和寥寥无几的书面资料。
管理小组为Pety制定了详细的预产方案,还特意把两位资深的育幼饲养员调进大鼻猴小组,增强了底气。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怀孕,无法用麻醉的方式进行检查,更不能让动物受到半点惊扰,只能通过行为训练,让动物自觉自愿地配合“产检”。保育专家开始对Pety进行“目标棒+口哨正强化”的行为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和努力,终于得到Pety的信任,首次实现动物配合接受安全的产检,并通过B超确认怀孕和预产期,这对于全面监护有非常重要的突破性意义。终于在9月2日晚上,Pety顺利诞下珍稀的大鼻猴宝宝。
新生大鼻猴宝宝形态与成年大不相同,幼仔全身的被毛均为黑色,十分稀疏。据悉,半年以后才逐步为赭黄色的体毛所替代,变化过程恰好跟黑叶猴相反。
Pety产后管理小组更是24小时密切监护,小仔什么时候吃奶、吃了多久、每天吃奶次数等等,都记下了详尽的资料。管理小组增加了高质量的树叶供给,并且加喂了益母草和催奶宝以保证奶水充足。Pety虽然是新手妈妈,但原来大大咧咧的性格在有了宝宝后也谨慎了许多,小心翼翼地扶着宝宝上下,还不时给宝宝理毛,甚至把宝宝抱到胸前亲亲。
小宝宝活泼调皮,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吃饱了或睡醒了,最喜欢的就是从妈妈的肚皮探出头来看看周围的世界。出生才第3天,看到妈妈吃树叶,就也要伸手去抓树叶、伸舌头舔舔;第6天时,就能不用妈妈抱,自己趴着睡好长一段时间了,Pety除了趁机伸展或喝口水,大多数时间还是坐在宝宝身边,充满爱意地帮宝宝理毛;12天大时,宝宝已经长出了6颗小门牙,开始好奇妈妈嘴里的食物,也想抓过来试试好不好吃。管理小组也第一次给宝宝称了体重:680克。现在,20多天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摇摇晃晃地到处探索了。(完)
责任编辑:温维娜